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,以2至6岁的儿童居多,一般全年均有发生,每年5至8月为高发期,7月进入高峰。据介绍,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,大多数患者发病时,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,手掌心、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,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,疼痛明显。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和头疼等症状。少数患者病情较重,可并发脑炎、脑膜炎、心肌炎、肺炎等,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。
如果孩子出现发热、皮疹等症状,不要去幼儿园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。一旦出现突然发高烧或神志不清、昏睡、肌肉或身体抽动、呼吸困难等,应立即到医院就诊。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,主要通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(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)及被污染的手、毛巾、手绢、玩具、餐具等而感染。值得一提的是,感染过手足口病的儿童还可能发生再次感染。
疾控专家介绍,家长可采用以下消毒方法:奶嘴、奶瓶、餐具、毛巾等物品用5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煮沸3分钟;污染的玩具、桌椅和衣物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每天清洗。此外,衣物、被褥、毛巾、手绢在阳光下晾晒,效果也很好。
专家提醒: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,家长应将孩子的衣服、玩具、餐具、枕头被褥等保持卫生,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,要勤开窗通风。如果上幼儿园的孩子得病,不要急于让孩子去幼儿园,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,防止传染给他人。